(资料图)提起三网合一是哪三网 ...... [详情]
(相关资料图)
两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战争模式发生改变的转折点,以空战和海战为主的海空作战模式,逐渐取代了完全依靠地面力量的大规模陆地战。现代战争中,空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在空军部队中,飞行员和伞兵可以说是主力兵种,不过,虽然都是高空作战,但是面对地面攻击时,敌军对待这两种兵种的攻打力度却截然不同。
一直以来,美军都十分珍惜自己的兵力,认为士兵的生命重于一切,所以在战场上,凡是能够用武器装备解决的事情,美军绝对不会让士兵去冒险。为了尽可能减少军队的伤亡率,美国还致力于研究一些能够帮助士兵进行逃生的工具,降落伞就此应运而生。二十世纪初,斯蒂芬研制出了一款折叠式的降落伞,从此,这就成为美国空军飞行员的制式装备。
不过,并不是每个国家都像美军一样有这么强的求生意志。一战时期,英国飞行员认为在战场上,舍弃战机逃生是一种十分可耻的行为,因此,他们拒绝使用降落伞。并且,英军部队十分鼓励这种勇敢的战斗精神。而且,最开始战机的设计有一些不足,上面并没有用来存放降落伞的地方,如果处置不当还会存在安全隐患。因此,一战时期,降落伞还没有得到大规模普及。
二战时期,各国的空军力量都得到了显著增强,战斗机也进行了升级改进,降落伞的使用率大大提升。各国都明白,培养一个战机飞行员有多么不容易,所以当时战场上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,对于跳伞的飞行员,绝对不能开枪射杀。因为战机是飞行员的武器,一旦弃机跳伞,就说明飞行员已经选择放下武器,这种情况下,已经不能构成威胁,所以对方也不能继续攻击。
这一条规定在战争结束后,成为《日内瓦公约》中明确规定的一条内容,不得射杀跳伞的飞行员,也成为了战场上各国必须遵守的规范。但是,同样使用降落伞的伞兵,待遇就大不相同了。各国在战场上遇到伞兵,一般会毫不犹豫地进行疯狂扫射,这是为什么呢?难道飞行员的生命就更值钱吗?
事实上,这与两种兵种的任务目的有关。飞行员跳伞是为了逃生,已经不具杀伤力了,而伞兵跳伞是为了执行地面任务,如果不趁其降落时攻击,一旦大部队降落到地面上,就会对敌军造成非常大的威胁。